欢迎访问延安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网站!

办事指南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办事指南 > 社保缴费 > 相关政策 > 相关政策

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 强化劳动力要素保障

来源:陕西网|发布时间:2024-03-04|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紧紧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部署要求,出台了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,推出一系列便企助企措施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。

(一)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。持续落实社保费“降、返、缓”政策。近年来,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率103.21亿元,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11.21亿元,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费减免、缓缴249.4亿元,累计减轻企业负担463.82亿元,全力支持企业渡难关、稳存量;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920笔、165.64亿元,其中个人贷款发放79.73亿元、小微企业贷款发放85.91亿元,直接扶持创业6.6万人。开展就业创业十大行动。实施就业工作要点21条,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19条,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措施6条,推行就业补贴“直补快办”,发放就业补贴资金17.18亿元,失业保险稳岗返还6.47亿元。截至2023年7月底,兑现就业见习、一次性吸纳就业、社会保险、校园招聘等补贴超2亿元。

(二)加强劳动力要素保障。健全常态化用工保障服务机制。服务保障2109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4.54万人,疫情转段后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各类项目及企业,帮助解决用工19.77万人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、县校合作与“订单式”“定向式”培训,组织实施补贴性培训261.26万人次,不断提升就业质量。用好“秦云就业”服务系统。聚焦企业需求,提供一键发布招聘信息、线上面试等一站式用工服务。截至2023年7月底,注册个人用户1342.95万人、企业8.27万户,举办7009场招聘会、提供岗位415.24万个,121.41万名求职者参与招聘活动,累计促进就业33.89万人。

(三)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。全面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。完成涉及全省25个主体系列的职称制度改革任务,授权各设区市及全省111所高校、20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。截至2023年7月底,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11.5万人(不含中央驻陕单位),其中高级职称21万人。推进技术转移转化职称评审。聚焦科研成果更好更快落地转化,以“三项改革”为牵引,创新开展相关人才职称评审工作,在工程系列中增设技术转移转化职称专业,完善评价标准,明确“评什么、怎么评、谁来评”,并畅通申报通道,有效破解了科研成果“没人转、谁来转”的问题。全省已有417人取得技术转移转化专业职称资格。完善人才赋能发展良好生态。建立技能等级评价新体系,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,全省400余名技能人才获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,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38.5万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159.6万人;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,陕西博士后创新创业园、中国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园区、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“两园一基地”成功落地秦创原总窗口。

(四)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深入开展“和谐劳动关系创建”活动。制定“服务万户新企用工计划”“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”,指导企业加强用工管理;不断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,实施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,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,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,确定2023年度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6.5%、下线为2%,不设上限。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顿。紧盯就业领域的就业歧视、劳资纠纷、拖欠工资等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,依法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;聚焦工程项目领域,组织6个实地督查组,对全省118个市、县(市、区)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实地督查调研。

(五)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。近年来,各级人社部门勇于创新、大胆探索,形成了一批服务保障新模式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。比如,创设人社服务专员包抓对接重点企业的专员制度,通过定期走访、常态化联系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;建立重点企业专班制度,帮助企业解决用工、缺工难题;在园区设立便企政务服务站,基本实现入驻企业“不出园区门,可办人社事”;采取提前入驻方式,在商业综合体建成招商之前,设立公共就业服务驿站,为计划入驻企业提供就业创业、人才招引、创业贷款、技能提升、调解仲裁等服务;加强与头部企业开展合作,在产业园区附近建立零工市场,方便了企业就近招工用工。